【舌尖上的白山黑水】蛟河山珍火暴出圈记
松花江畔飘来菌香,长白山下溢出果甜。走进东北亚博览会现场,一家挂着"白山松水馈赠"横幅的展台前围满试吃人群,木勺敲击汤锅的叮当声不绝于耳。
"快尝尝这个菌汤!"身穿靛蓝围裙的大姐舀起冒着热气的汤品,琥珀色汤汁里浮沉着浑圆的菌菇,雾气中隐约透出松木清香。几位南方游客啜饮后直点头,转身就抱起几盒椴木香菇,说是要带回杭州煲汤喝。
三十米开外,枣红与嫩黄相间的煎饼卷吸引不少中老年顾客驻足。"薄得能透光呢!"长春赵大娘拎着塞满五色煎饼的布袋,南瓜的清甜混合着芝麻香从纸袋缝隙钻出来。商家说有位上海阿姨坐电动轮椅来扫货,说要让瘫痪的老伴尝尝北国风味。
要说展区里的明星产品,还数那些油亮紧实的黑木耳。展柜下方码着整箱待发的货物,泡沫箱上贴着"北京盒马""沪上罗森"的快递单。穿工作服的小伙正耐心向采购商解释:"我们的菌包都是柞木碎屑培育的,比棉籽壳的脆度提升三成。"
油亮的松仁在齿间迸发香气,这是当天最有"网感"的爆款。几位举着自拍杆的年轻人在松子展台前流连,包装盒上鲜明印着网络红人的Q版头像。代理商老张神秘兮兮地展示后台数据:"昨晚李佳琦直播间带火的款式,今早就补了三次货。"
展厅角落的滋补品展区别具洞天,牛骨胶原蛋白粉的玻璃罐与山参蜜饯错落摆放。穿白大褂的姑娘正给顾客测试皮肤含水量:"您看,抹完胶原肽霜后水分值涨了12个点。"银发奶奶们凑在展台前,比较着灵芝孢子粉的冲调方法。
就连石材展架都透着巧思,青灰色火山岩板上嵌着松针标本,玄鸟纹样的玉石镇纸引得书法爱好者询价。参展商老李擦拭着石雕蘑菇摆件笑道:"东北三宝是老黄历啦,现在咱们靠创意闯市场。"
暮色渐浓,撤展工人开始整理空了大半的货架。送货员老周把最后几箱木耳搬上货车,车身上的"蛟河珍味"二维码在夕阳下泛着光,扫进去能看到明天直通南京的冷链物流班次。
蛟河,东北亚博览会,山珍,东北黄烟,煎饼卷,黑木耳,松仁,滋补品,创意,冷链物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