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中国吉林六道沟夹皮沟黄烟

传说故事

临江市长白山鸭绿江木把文化

临江位于长白山腹地,鸭绿江中上游,是长白山木把文化的发祥地,2013年木把文化已被列入白山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木把文化”产生于民间,在长白山林区具有广泛的影响力。木把们在长期从事木材生产过程中,积累了一些丰富经验,在木材生产的伐木、打枝、集材、造材、归楞、装车、运材、贮木等流程中,都有独到的做法。过去交通不便,大山里的木材运出山外实属不易。木把们冬季伐木,将所伐木材集入沟底,春季冰雪消融时,用木板将溪水挡住,使集聚在沟里的木材漂浮在溪水当中,当蓄水量达到一定程度时,突然把水放掉,使木材顺水头而下,放到山外,木把们给他起了一个形象的名字--“赶羊”。

长白山一带伐木放排的历史,最早可以追溯到唐朝末期。1902年建县时,临江县4万多人口中,大多数从事木材行业或从事木材产业相关的工作,鸭绿江上曾有过“日过千帆,排过百张”的繁忙景象。清朝末年,以孙良为代表的关内农民,跋山涉水,千里迢迢踏入长白山茫茫林海中,成为近代第一批木把人。他们以林海为家,天当房,地当床,吃山菜、野果和极少的粮食,过着饥寒交迫的日子。那时,在林区流行着这样一首歌谣:

好他爹,日他娘,啥人留下这一行。五方六月在水里,十冬腊月在山上。好他爹,日他娘,千万别干这一行。亲娘老婆难见面,孤苦伶仃在山上。好他爹,日他娘,戗子里面拔拔凉。深山老林是俺家,天当被来地当床。

“木把”一词原指木材把头。木把是对在森林中从事采伐和流送(放排)作业劳动者的统称。林区工人都自称是木把,久而久之“木把”已成为林业工人的代名词。从事木材采伐、流送行业的往往是一些人结成帮伙,形成排群往涨放排工人在鸭绿江放木排

下漂流。负责采伐的称“木把”,负责放排的叫“木相”。木把和木帮们的工作也称作山场子和水场子。山场子活都在冬季大雪封山时进行,木把们每年农历九月末十月初进山,到来年的农历三月结束出山,这段时间是森林采伐的黄金季节。木把们一冬天都在伐木,大树伐完运下山,山场子活就结束了。山场子活结束叫“掐套”,掐套仪式要买红纸、鞭炮、猪头再去祭奠山神爷老把头,到庙前摆供上香。掐套一结束,水场子活就开始了。水场子活首先要穿排,从排头开始最宽处8米左右,全长在65米左右。穿完后就开始了漫长的放排时间。放排的总大把头为“头棹”,头棹又叫“老卯子”,是放排过程中说了算的头号人物。“头棹”要对山水之中的各种帮规习俗了如指掌,特别是江风、水势、天气、鸟兽、地俗、人情等都要有足够的了解。俗话说:“头棹忙,二棹稳,帮棹尾棹要拿准。”就是指排上人员的分工和职责规范。

木材的采伐和流送是同残酷的大自然进行殊死搏斗的过程。木把们大多是山东一带闯关东来东北谋生干这玩命活的 涨采伐作业农民。他们背井离乡,为生计所迫,来当牛马不如的木把,生活艰苦、病困潦倒,木把流行着“木把苦,木把累,木把受尽牛马罪,吊死鬼砸头没人管,大山深处把狼喂”。 放木排是很苦的,春天春寒料峭、夏天蚊虫叮咬、秋天秋风寒凉、冬天江水刺骨。从临江到丹东放一趟排来回要走两个来月,出发前带上两个月的干粮。上游放小木排,每排40至60立方米,两三个人就可以放,中涨拉木头用的牛爬犁游合并成大木排,每张大木排有200多立方米,排上10多个人。排头排尾插着彩旗,中间立着伐木公司的旗子。排夫们在排上扎起的花棚子里烧火做饭,吃着大煎饼、苞米饼子,喝着高丽大酱炖的鱼汤。那时鸭绿江鱼特别多,一网下去十斤八斤的江鲤鱼就能打上来,吃不完的江鱼就晒成干带回来冬天再吃。吃饱喝足,脱光衣服赤条条地跳入江中洗个浪里白条痛快澡,上排后有的也不穿衣服,被称为光腚排夫,浑身晒成古铜色,立在排头纹丝不动,像雕塑一样,喊着放木排的劳动号子:“吆喝嘿,浪里滚吆,江中穿吆喝,把好柁棒,猛扳棹吆,激流暗礁,快蹬杆吆,俺是大山神吆,上山风雪打虎狼,下山跳江斗龙蛟,闯过一关又一关,放眼一马海平川,吆喝嘿吆喝嘿!”真是苦中有乐。山场子的严冬很难熬,水场子的活儿更是置身于风口浪尖。从鸭绿江源头到丹东过去有九九八十一个险滩哨口,比如门槛哨、大阎王鼻子、小阎王石、秩歌汀、王八背、关门砬子、满天星、老道洞、奶头礁、老牛槽、马面沟、龙王庙、鬼见愁等多道险关、急流、漩涡、险滩。弄不好木排“起垛”,就会葬身江底。有一首《放排苦》的歌谣真实地反映了木帮们的放排生活:

雨打木排起白烟,望不到后啊看不见前,前呼后应声声传头往右啊尾向左偏,小心顺拐撞着山岸上野兽叫声惨呐,鬼哭狼嚎心胆寒!

长期以来,临江林区活跃着一批木材把头。这些木把们在鸭绿江流域长期开发利用森林资源的实践活动中,逐步总结提炼并形成了具有鲜明行业特色和地域特点的木把文化。木把和木把文化,是以长白山为中心的长白山腹地和鸭绿江中上游地区的独有称谓和特色文化,是长白山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临江因地处长白山腹地和鸭绿江上游水陆交通要冲(道),是长白山木把文化的发祥地。

木把节

木把文化最具代表性的是长白山林区的“木把节”,也称老把头节或山神节,它产生于民间,在长白山林区具有广泛的影响力。每年农历三月十六日,是木把们祭祀山神爷老把头的日子,也是木把们最隆重的节日,是木把们一年中的狂欢节,它与元宵节、端午节、中秋节等中华民族的传统节日相提并论。1934年出版的《临江县志》记载,“每年三月十六日家家治席焚香设奠”,过木把节,纪念山神爷老把头。

“木把节”是长白山林区特有的、重大的民间节日,这是长白山林区其他行业不可企及的,也是全国乃至世界所不多见的。“木把节”作为特有的一个行业节日,足以说明它已形成自己特有的文化体系,具有丰富的文化内涵和巨大的开发价值。

“木把节”是为纪念采参伐木人的“祖师神老把头”而设。据伐木工人世代相传,老把头为山东莱阳人孙良。孙良于清同治年间独闯关东,冒险入林谋生,为后人开辟了生路。《临江县志》记有孙良的一首自述诗:“家住莱阳本姓孙,翻江过海来挖参。三天吃个蜊蜊蛄,教我伤心不伤心!嗣后有人来找我,顺着古河往上寻。入山再有迷路者,我当作为引路人。”因木把们多为生活所迫而闯关东的山东移民,与孙良有着相同的※长白山木把 经历和遭遇,所以孙良被木把们视为放山英雄,不但敬仰和缅怀他,而且还将他视为勇敢和善良的神灵进行崇拜。

木把节的来历有两种说法:一说孙良饿死的祭日,二说孙良死后被发现的日子。虽历史久远无从考证,但都与孙良其人有关。每当木把节来临之时,木把们都要停止山林作业,用最隆重的仪式祭奠山神爷老把头。在祭祀活动前,木把们往往要寻找一个向阳的山坡,再挑选一棵参天的古树,用4块一米长、半米宽的木板或四块石板搭成一座小庙,名曰“老爷庙”或“山神庙”。然后杀猪备酒与各种野果作为祭品,同时,在祭品前插上三根艾蒿草象征香火,艾草旁还要摆放一棵“六品叶”(即大棒槌),最后再插上一根2米长的索拨棍。一切准备完毕后,木把们恭敬地焚香祭拜并虔诚地齐声祷告:“山神爷老把头,今天我们来供奉你。”然后是念诵祭文,请求山神爷老把头保佑木把们平安顺利、人财两旺。据《临江县志》记载:祭祀仪式“虽叠石为庙,以草茎代香,木叶为纸,老把头亦必领受”。

木把舞 “木把舞”主要流传在长白山林区一带,是解放前伐木工人表演的一种独特舞蹈,当时人们将从事采伐和放排的伐木工人视为“木把”,所以,舞蹈也被称为木把舞。

木把节祭祀仪式后,神秘、肃穆的祭拜场地瞬间变成了享用贡品的野餐场所。大碗喝酒,大块吃肉是木把们性格的体现。异常兴奋的木把们经过几杯烈酒的刺激,抑制不住亢奋的情绪。他们说笑着相互撞击着酒碗,开心地敲打着身边一切可以作响的器物,尽情地宣泄着在深山密林中憋于心中的寂寞、伐木的劳累和生活的磨难。兴奋之余,他们拍手击掌,呼叫呐喊,齐声高唱《木把神歌》。激发着人们的情绪,粗犷豪放的歌声此起彼伏,牵动着人们的欲望,在空旷的山野中回荡。木把舞的道具主要是木权。木杈是用带有三个等距枝丫的一根较粗的树枝经过消磨、抠琢、修刻而成。三个枝丫下端的主干修刻、抠磨出三个叠放的木环,为了防止木环掉下 来,主干上细下粗,上下抖动木杈时,木环能发出啪、啪的响声。木把们围成一个圆圈,中间是表演的舞台,群情激昂纵情地跳起“木把舞”。舞者们身穿白布汗衫或赤裸上身,手持木权从四面八方高喊着冲向场地中央。舞蹈的内容表现了木把人“采伐”和“流伐”的劳动场景。舞蹈的风格突出表现了木把人的精神气质,完全是伐木和放排动作的艺术再现,反映了木把们沉稳刚健、纯朴豪爽和虔诚憋厚的性格特点。舞韶没有音乐伴奏,表演者手持木权,模仿着流代的动作,象征着木把们翻江斗浪、勇往直前的精神气概。颇具长白山风俗特色的祭奠仪式,充分体现了木把们虔诚、质朴的性格特征。

木杈是放排时的“木棹”在舞蹈中的重现,是舞蹈表演的主要道具,也是形成舞蹈风格特色的重要因素。由于木权是舞蹈表演的核心,所以,舞蹈的动作基本是为表现木权而舞。动作的韵律以“开”“颤”为明显特征。大起大落的起伏动作是舞蹈时所遵循的“法儿”,要求表演者上身端直,富有刚劲,四肢舒展,起落明显,好似冲破浪尖,穿过浪谷的木排激流勇进。这种动律是木把们流伐时身体动态的真实写照,也是形成木把舞风格的主要动作特征。舞蹈的基本步伐比较简单,一般以“颤步”“十字步”“横跨步”“跳转步”为主。无论进与退,都要有较大的颤动,以突出波浪起伏的状态,充分体现木把们不畏艰险,乘风破浪的豪迈气概。随着步伐的不断变化,木杈也在表演者的周身上下翻滚舞动。手、臂、腿、脚、腹、背、肩、头等身体各部位都是舞杈表演的动力。飞舞的木权颇像杂技艺术中的“耍权”表演,令人眼花缭乱,目不暇接,加之木杈击打的啪、啪声和周围观众(围观的木把们)的伴唱声和呼喊声,更增加了木把舞的活跃气氛,将木把舞表演推向高潮。此时,根据表演者各自的特长,场上不断出现腾空跳跃、拿顶倒立、翻筋斗等技巧动作,使这一多姿多态的民间舞蹈更加丰富多彩。

木把号子“木把号子”是木把文化的又一大特色。过去到林区让人最难忘的是“木把号子”。“木把号子”遍布林区木材生产的每一个流程。譬如:伐木号子、喊山号子、抬木号子等等。“木把号子”随意、贴切、幽默、逗人,往往是即时即景现编,把工作现场的环境、人物编进号子里,让周边的人忍俊不禁。“木把号子”是木把们创造的号令,木把们的一切行动和指令都蕴藏在“木把号子”里。“木把号子”响起,木把们步调一致,既省力也安全。 如今在林区购买的每一根木材都“打锤”(用铁锤给木材打上号),以此来标记是哪位检尺员检的尺。其实,这最早出于木把们的“义”字。过去木材把头对木把文化的保护与传承至关重要。

“木把文化”是由从事木材生产的林业工人创造的,它来自于木把们的劳动实践。同时,它又在木把中间传播、流行、应用。应该说,木把既是“木把文化”的创造者,也是“木把文化”的传承者,更是“木把文化”的受益者。因此,“木把文化”具有广泛的群众基础。在鸭绿江流域,木把在长期的木材生产实践中创造了丰富多彩的“木把文化”,它承载着木把们的欢乐、幸福,也承载着木把们的悲伤、痛苦。木把们有共同的语言,这些语言浸满了他们真实情感;木把们有相通的知识,这些知识沉淀了他们血泪教训。

木把们的生活苦也好、乐也好,都已成为过去。新中国成立后,随着时代的前进、科技的进步和交通事业的发展,林业工人的生产生活条件得到极大改善:原始的手工冬采季节性作业已发展到现在的机械化常年流水作业,采伐工具由传统的大肚子锯、弯把子锯发展到现在的油锯作业,木材运输由过去的编排流放、森铁运输发展到现在的公路运输,到上个世纪末,鸭绿江放排职业正式退出历史舞台。如今,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仍在利用鸭绿江进行木排流放,放排这一古老的景观仍可在鸭绿江边看到。夹皮沟豆饼烟_东北黄烟_关东烟_夹皮沟烟_烟沫烟叶_夹皮沟铁盒旱烟_询微hanyan1819

更多
关闭
用手机扫描二维码关闭
二维码